【記者洪銘駿/台中報導】
國人每年遭詐欺案件騙走不菲金額,輕則財產損失,重則家破人亡,遏止詐欺已成為重中之重。任職中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的林昱至警務員,憑藉其在指紋鑑識領域的不斷鑽研,特別是研究比對詐欺案證物指紋區位機率模型之成果,榮獲今年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頒發「全國刑事鑑識楷模」殊榮。這項創新成果不僅大幅提升詐欺案件的比對效率,更為打擊猖獗的詐欺犯罪提供強大助力,充分展現其在刑事鑑識領域的專業與卓越貢獻。

「那是誰的指紋? 」突破性鑑識比對助打詐 林昱至警務員長期深耕指紋鑑識,深知傳統鑑識工作在面對新世代詐欺案件時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詐欺案犯罪手法多變,每每聽聞被害人被騙得團團轉,卻是越陷越深,直到損失重大才恍然大悟,證物也有可能已被嚴重破壞,即使警方鉅細靡遺採證,卻往往因沾染或模糊等干擾因素致指紋難以辨識,耗費大量人力精力卻不一定能獲得有效結果。有鑑於此,林員結合統計學與鑑識科學知識,針對臺中市詐欺案件指紋證物進行大數據分析,歸納出影響指紋辨識機率的關鍵因素,建立了「詐欺案指紋區位機率模型」,依據指紋的紋線清晰度、方向性及遺留區塊等多元指標,精算出指紋在詐欺案件中被成功比對出嫌犯的機率。這項創新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鑑識工作模式,導入該模型後,詐欺案件的指紋比對成功率顯著提升,使有限的鑑識比對資源精準發揮,確實協助偵破了多起重大詐欺案件。光是去年,林員個人比對就成功協助破獲了上百件詐欺案,移送百名嫌犯,被害民眾受騙金額破億元。
林員將研究成果發表於今年2025美國鑑識科學年會(AAFS),在年會現場將臺灣經驗技術分享給來自全世界鑑識執法、學術單位。林員表示:「詐欺案件的指紋鑑識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我們的目標是利用科學方法,讓鑑識工作更具效率與精準性,讓有限的警力發揮最大的效用。而鑑識不只是科技與專業,更是一種信念。我們手中的每一個指紋、每一點血跡,背後都藏著一段等待被還原的真相。而我們,就是那個還原真相、為被害人發聲的人。雖然我們不是舞台上的主角,但只要真相得以伸張,我們就是最無聲卻最堅定的力量」。林員所開發的指紋模型和採證成果,不僅展現了其卓越的專業能力和創新思維,更對打擊複雜的詐欺犯罪產生了實質性的助益,在本次警政署激烈競爭的評選過程中,獲得高度肯定,獲選全國刑事鑑識楷模實至名歸,亦為鑑識人員樹立了最佳典範。
從實驗室夥伴,變成人生隊友 林員於工作忙碌之餘依舊熱愛研究與學習,修習碩、博士期間,他有多篇刑事DNA鑑定的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科學期刊,六年內就取得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博士學位,堪稱「警界鑑識學霸」。有趣的是,鑽研鑑識領域不僅為他獲得了學術成就,竟也幫他找到終身伴侶,林昱至與他的太太是當年一起在警大埋頭研究的同學,在反覆的實驗中,不知不覺兩人之間也起了化學效應。從數據分析到人生規劃,他們的關係日益緊密,最終步入婚姻殿堂,婚後初期分隔二地的他們,最終都如願回到臺中市警局,從此他們不僅是夫妻,更是鑑識路上相互扶持的好夥伴。
警政署同時也公布了2位臺中刑事鑑識楷模,分別為巡官楊蕙瑜及偵查佐詹育哲。近幾年如公車撞擊東海女大生死亡案、誠品書局縱火案及桶屍命案等重大矚目刑案現場,都能看到楊蕙瑜巡官專業細心的勘察身影,多次在細微處發現重要證據。而偵查佐詹育哲,堪稱「大雅鑑識發明王」,自主研發、改良了多樣勘察工具,讓自己與同事們在第一線採證更有效率。局長李文章表示:鑑識人員在案發後第一時間要趕到現場勘察採證,經由現場跡證釐清案情、鞏固證據,是我們刑案偵查的幕後英雄,這三位同仁在鑑識工作都有傑出表現,是我們的鑑識英雄,獲獎實至名歸!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