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找不到網頁) 錯誤

抱歉,您搜尋的頁面不存在,請點選下方按鈕回到首頁

中壢區漁會座談 張善政:桃市府續推永安漁港建設

桃園市長張善政4日出席中壢區漁會漁業政策宣導座談會,傾聽漁民聲音,並向漁民報告上任至今,桃園市政府挹注永安漁港超過2.75億元經費改善漁港環境,有效提升永安漁港旅遊環境品質。張市長也親自頒贈獎牌及木匾給予理事長楊鎮瑋、常務監事朱逸銘、總幹事黃德汶,以及其他近50位選任代表,期勉各幹部持續為漁會發展貢獻。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特別感謝前任中壢區漁會理事長葉國傑在任期間,辛勤付出帶領漁民們一同努力,也恭喜新任理事長楊鎮瑋、常務監事朱逸銘及總幹事黃德汶上任,持續協助漁會業務,攜手市府造福更多漁民。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永安漁港是桃園海洋客家文化重鎮之一,除了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及海螺文化體驗園區等重要客家據點外,桃園市政府於民國112年至114年間,積極推動永安漁港多項建設計畫,包括斥資2.14億剛完工的北岸圍堤工程,以及漁船上架場規劃、港區階梯改善、綠美化及食魚教育等軟硬體建設與補助。桃園也將透過珍珠海岸計畫,打造永安漁港成為漁業、觀光、生態、文化兼具的多功能漁港,展現桃園海岸新亮點。 市府長期支持漁港環境改善及服務品質提升,包括漁港公廁及公共設施硬體改善、永安漁港星繽樂狂歡嘉年華、食魚教育等活動補助;其餘還有產銷班公共資材、永續課程宣導以及協助海上查核巡護等,有效支持漁業永續發展,維護漁民生計。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欒樹周邊紅蟲聚集引關注 農業局:非荔枝椿象、民眾不必驚慌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近期民眾反映在人行道、公園的台灣欒樹周邊常見大量紅色昆蟲聚集,擔憂對環境及行人安全造成影響。對此,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說明,經查該蟲非荔枝椿象,為「紅姬緣椿象」,與台灣欒樹為互利共生關係,無攻擊性也不會釋放臭液,民眾無需過度驚慌。 農業局指出,紅姬緣椿象常被誤認為是荔枝椿象,兩種昆蟲有差異,紅姬緣椿象的若蟲全身為鮮紅色、身體為水滴狀,常群聚於樹幹基部、牆面、地表及落葉堆等地方;成蟲則呈現紅褐色,身體呈現長橢圓形,觸角和腳皆呈黑色,背部小盾板周邊有黑色V字型斑紋,常見群聚於樹幹基部、牆面與落葉堆中,無論若蟲或成蟲皆沒有攻擊性,受到干擾後會快速移動。 此外,荔枝椿象老熟若蟲背部為橘紅色、邊緣灰黑,身體呈方塊狀、背上有白色條紋,常群聚在嫩芽與花穗上;成蟲呈盾形且黃褐色,一旦受到干擾會釋放具有腐蝕性的臭液,若不慎接觸眼睛或皮膚,應立刻以大量清水或礦泉水沖洗並儘速就醫。 農業局表示,目前正值紅姬緣椿象大量群聚的季節,但其生命週期僅約3週,群聚時間不長,為自然生態鏈的一環,民眾如發現少量進入室內,可使用掃具清除,無須恐慌或過度殺滅,共同維護都市與自然和諧共存。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荔枝椿象出沒?  中市農業局澄清:為「紅姬緣椿象」無害勿驚慌

2025雲頂新耀mRNA創新技術平台研發日:「雙輪驅動」升級,自研AI+mRNA平台新突破,驅動價值增長

上海 2025年7月4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近日成功舉辦「2025雲頂新耀mRNA創新技術平台研發日」,系統集中展示了雲頂新耀自主研發的AI+mRNA技術平台的最新進展,以及基於該平台開發的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核心管線,標志著「雙輪驅動」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與升級。 本次研發日集中展示了雲頂新耀自主研發的mRNA技術平台及其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三款核心產品管線,包括: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以及自體生成CAR-T項目。 雲頂新耀已構建國際領先的、完全整合且本地化的AI+mRNA平台,並在此基礎上多路徑推進mRNA腫瘤藥物研發。EVM16基於AI驅動的第三代「妙算」新抗原算法,針對患者特異性突變設計mRNA序列,通過LNP遞送激活T細胞免疫,已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驗證療效並展現與PD-1抗體聯用具有協同作用,IIT研究已於2025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給藥,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即使低起始劑量也能激發晚期腫瘤患者特異性T細胞反應,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EVM14靶向5種腫瘤相關抗原,適用於多種鱗癌,臨床前研究發現其具備誘導免疫記憶、降低腫瘤復發的潛力,正同步推進中美雙報。 自體生成CAR-T項目也已在人源化小鼠與非人靈長類(猴)模型中驗證有效,具備現貨型、無需淋巴耗竭、劑量可控等優勢,展現了開發用於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潛力,體現公司從「授權引進」向「自主創新」的轉型升級。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 「當前,大多數抗腫瘤療法尚難以建立持久的免疫記憶,對降低復發風險作用有限。許多中晚期可切除腫瘤患者即使接受手術、化療和/或免疫治療,仍可能在2至3年內發生復發轉移。而mRNA疫苗具有誘導免疫記憶的潛力,有望有效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已在該領域展現出突破性成果。 近期,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相繼發表了mRNA個性化腫瘤疫苗和自體生成CAR-T療法的研究成果,證實mRNA個性化腫瘤疫苗與PD-(L)1抑制劑、化療聯合方案,可顯著降低可切除I-III期胰腺癌患者術後長期復發風險。而自體生成CAR-T,在人源化小鼠腫瘤模型中可快速、深度清除腫瘤細胞,為治愈腫瘤及難治性自身免疫疾病帶來了全新可能。 CAR-T及mRNA等核酸藥物的出現,標志著生物制藥進入細胞及基因藥物時代。mRNA療法將催化新的醫學革命,未來前景巨大。生物醫藥的變革,從最早的傳統小分子藥物到小分子靶向藥、大分子靶向藥物,再到細胞治療,如今,mRNA技術正成為催化新的醫學革命的催化劑,前景巨大。 mRNA技術集合了軟件式平台、通用型生產平台的優勢,具備覆蓋從腫瘤到自免、代謝性疾病、傳染病、罕見病等多種難治性疾病的藥物開發能力。作為基因技術,mRNA技術可將藥物開發從『分子篩選』轉變為『信息設計』,實現了『信息即藥物』,可利用人體自身生成藥物,使人體成為為自身生產藥物的『智能工廠』。 作為全球少數擁有全流程、自主可控mRNA技術平台的生物制藥公司之一,雲頂新耀已構建了一個涵蓋抗原設計、序列優化、遞送系統到規模化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平台,並成功實現臨床驗證。通過第三代AI算法的加持,我們顯著提升了mRNA的表達水平,為mRNA腫瘤疫苗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雲頂新耀的mRNA平台已在新冠疫苗的開發中得到臨床驗證,其研發的PTX-COVID19-B疫苗在與輝瑞/BioNTech的Comirnaty疫苗頭對頭的全球II期臨床研究中,在免疫原性方面,接種兩劑PTX-COVID19-B疫苗的374例受試者中,2周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滴度GMT與Comirnaty相比達到統計學非劣效;此外PTX-COVID19-B總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與Comirnaty相似。 我們已與全球Top 20藥企廣泛建立接洽,BD策略聚焦通過國際伙伴資源推動創新藥全球布局。同時期待通過雲頂新耀自主研發的mRNA技術平台,推動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療產品管線的持續突破,為癌症治療帶來真正的改變,不僅延長患者的生命,更切實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雲頂新耀首席科學官楊煒博士表示: 「我們很高興展示雲頂新耀自主研發的AI+mRNA技術平台所取得的最新進展。作為mRNA疫苗開發的關鍵遞送載體,雲頂新耀已建立並持續優化自主的LNP(脂質納米顆粒)遞送技術平台,特別是在可電離脂質和隱形脂質方面都有專利布局。公司擁有豐富的內部專有脂質庫(超過500種),可覆蓋疫苗及自體生成CAR-T等多類項目的需求。多輪體內研究驗證了平台在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面的良好表現,並具備可調控的肝臟及肝外靶向遞送能力,支持『被動』與『主動』靶向策略,實現組織與細胞的特異性遞送。該平台不僅可實現規模化生產,還擁有強大的知識產權組合,為持續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臨床試驗項目EVM16CX01是EVM16開展的首次人體試驗,旨在評估EVM16注射液單藥和聯合PD-1抗體治療在晚期或復發性實體瘤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及初步療效。當前臨床試驗初步數據顯示,EVM16即使在低起始劑量下也能在晚期患者中引發良好的免疫原性,激發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充分驗證了自主開發EVER-NEO-1 AI算法的可靠性。 雲頂新耀基於自主研發的靶向LNP(tLNP)系統開發的自體生成CAR-T項目已取得多項臨床前驗證成果。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猴)模型中,展示出較高的T細胞的轉染率、良好的CAR的表達以及優異的B細胞的清除效果。 在EVM14的全球多中心I期臨床試驗中,我們將采用隊列內交錯劑量遞增設計,旨在以最短時間確定EVM14作為單藥治療及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中的II期推薦劑量。該研究將覆蓋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及食管鱗狀細胞癌三大瘤種,主要觀察終點為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時也將初步評估其在晚期腫瘤患者群體中的抗腫瘤療效。合作的臨床試驗中心包括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中國上海市胸科醫院等。」 EVM14 C101 I期臨床試驗即將啟動,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首例患者入組。雲頂新耀嘉善工廠已於2025年6月9日順利放行首批GMP臨床試驗樣品,預計將於8月中旬運抵美國各臨床研究中心。 自主研發:已構建完全整合的AI+mRNA平台 雲頂新耀是業內極少數擁有完全整合的AI+mRNA平台技術的公司。目前,雲頂新耀已成功將經過臨床驗證的自研mRNA平台本地化,構建了一個涵蓋從抗原設計、mRNA序列優化、LNP遞送技術到產業化生產的端到端全產業鏈平台,已實現了從靶點篩選、序列設計到遞送優化以及生產的效率躍升。 雲頂新耀的mRNA平台已在新冠疫苗的開發中得到臨床驗證,其研發的PTX-COVID19-B疫苗在與輝瑞/BioNTech的Comirnaty疫苗頭對頭的全球II期臨床研究中,在免疫原性方面,接種兩劑PTX-COVID19-B疫苗的374例受試者中,2周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滴度GMT與Comirnaty相比達到統計學非劣效;此外PTX-COVID19-B總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與Comirnaty相似。 自研的第三代AI mRNA序列算法可篩選出高表達的mRNA序列。通過AI建模實現專有mRNA序列設計算法,從最初的第一代算法優化密碼子使用,實現序列合成及生產風險最小化,發展到第二代算法實現密碼子和RNA二級結構共同優化,到目前實現了第三代的UTR (非翻譯區)和CDS (編碼序列)共同優化的AI評分模型。AI技術賦能的第三代算法模型實現了靶蛋白表達水平大幅提升。 作為mRNA疫苗開發的關鍵遞送載體,雲頂新耀已建立並持續優化自主的LNP(脂質納米顆粒)遞送技術平台,特別是在可電離脂質和隱形脂質方面都有專利布局。公司擁有豐富的內部專用脂質庫(超過500種),可滿足疫苗及體內CAR-T等多個項目的需求。多輪體內研究驗證了平台在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面的良好表現,並具備可調控的肝臟及肝外靶向遞送能力,支持「被動」與「主動」靶向策略,實現組織與細胞的特異性遞送。該平台不僅可實現規模化生產,還擁有強大的知識產權組合,為持續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基於這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雲頂新耀正多路徑開發腫瘤及其他治療性的mRNA藥物,且擁有這些產品的全部知識產權及全球權益。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多個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藥物,包括個性化腫瘤疫苗(PCV)、腫瘤相關抗原(TAA)疫苗、免疫調節腫瘤疫苗、自體生成CAR-T等。 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 EVM16是一款雲頂新耀自研、AI算法驅動識別腫瘤新抗原的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疫苗。根據每位患者特有的腫瘤細胞突變,使用自主研發且具備自我迭代能力的EVER-NEO-1「妙算」腫瘤新抗原AI算法系統,識別出具有較高免疫原性潛力的腫瘤新抗原,並設計出編碼數十種腫瘤新抗原的mRNA疫苗。EVM16通過脂質納米顆粒(LNP)遞送系統在體內進行高效的抗原呈遞,激活患者自身的新抗原特異性T細胞免疫,進而達到殺傷腫瘤細胞和治療癌症的目的。 在此前的臨床前研究中,EVM16在多種小鼠模型中都激發出了強烈的新抗原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模型中實現了顯著的腫瘤生長抑制。雲頂新耀自研的EVER-NEO-1「妙算」腫瘤新抗原人工智能AI算法系統不僅能識別出絕大多數已被報道的腫瘤新抗原,還識別出了多個之前未報道的腫瘤新抗原,並且在多個獨立驗證研究中展現出與行業領先算法相當或更優的新抗原預測能力。臨床前數據還證明了EVM16與PD-1抗體聯用後具有協同抗腫瘤效果,支持個性化腫瘤疫苗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臨床中的聯用。 在臨床前安全性評估試驗中,EVM16也展現了良好的安全性。這些結果綜合說明,EVM16注射液免疫原性強、安全性良好,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用有望給腫瘤患者帶來更多臨床獲益。 作為雲頂新耀自主研發的首款個性化mRNA治療性腫瘤疫苗,EVM16 IIT研究已在今年3月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順利完成首例患者給藥。該臨床試驗初步數據顯示,即使低起始劑量也能激發晚期腫瘤患者特異性T細胞反應,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mRNA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 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是一款靶向5種腫瘤相關抗原的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雙價疫苗,擬用於鱗狀細胞癌,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等多種鱗癌的治療。腫瘤相關抗原疫苗具有無需進行HLA篩選、現貨、對比個性化腫瘤新抗原疫苗生產成本更低,以及能夠適用於多瘤種等優勢。 EVM14在臨床前試驗表明,在小鼠中誘導了劑量依賴性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在多個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顯著地抑制了腫瘤生長。同時,EVM14能夠誘導免疫記憶,展現出有效降低腫瘤復發及轉移的能力。此外,研究還證明了EVM14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如PD-1或PD-L1抑制劑)的聯用可以顯著增強抗腫瘤活性,支持在臨床上對聯合用藥的探索。 EVM14是雲頂新耀首款自研進入國際臨床階段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在今年3月,EVM14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默示許可,標志著雲頂新耀在mRNA技術領域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全球化臨床轉化的關鍵突破。公司計劃於今年第三季度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遞交EVM14的臨床試驗申請。 今年6月,雲頂新耀嘉善工廠已順利完成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項目首批臨床樣品的放行。該批樣品將用於支持雲頂新耀在中美兩地開展EVM14的臨床試驗,為管線後續推進與商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體生成CAR-T項目 自體生成CAR-T療法相比傳統CAR-T療法具備多重優勢,有望有效應對後者所面臨的諸多挑戰。該療法為現貨型產品,可實現大規模生產;患者接受治療前無需進行淋巴耗竭化療;其藥代/藥效學(PK/PD)特征可預測且劑量可調整;同時,整體質量更可控。 雲頂新耀基於自主研發的靶向LNP(tLNP)系統開發的自體生成CAR-T項目已取得多項臨床前驗證成果。公司已建立一種穩定的偶聯方法,確保偶聯效率的一致性和高效性;並篩選出可有效引導CAR在T細胞中特異且高效表達的靶向分子。在人源化小鼠腫瘤模型中,該療法已實現有效的腫瘤細胞清除;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猴)模型中,也已驗證T細胞的高效轉染、CAR的表達以及B細胞的清除效果,潛在開發用於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 「雙輪驅動」模式全面升級 作為推動企業持續增長的核心戰略之一,雲頂新耀加速推進「雙輪驅動」模式的全面升級:一方面,通過License-in模式實現自我造血,夯實持續增長基石;另一方面,以自主研發平台不斷突破,打開長期增長空間。依托高效運營的商業化平台,公司聚焦未被滿足的臨床藍海領域,持續引進差異化產品並快速實現市場轉化,三款商業化產品依嘉®、耐賦康®、維適平®(伊曲莫德)預計峰值銷售額分別可達15億元、50億元和50億元人民幣,為公司帶來穩健的現金流和確定性價值。 同時,除了腫瘤治療性疫苗,公司還通過自研的mRNA平台積極開發體內生成CAR-T療法,並加快推進擁有全球權益的EVER001的全球臨床布局,持續釋放平台潛力。通過兼顧成長確定性與長期價值增長空間,雲頂新耀正不斷夯實在全球創新藥市場打開的競爭優勢。 關於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制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研發、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制造與控制(CMC)、業務發展和商業化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疾病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定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布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TutorABC發佈ChatAI 1.0:以創新AI重新定義口說練習

台北 2025年7月4日 /美通社/ -- 全球線上英語與中文教育的領導品牌 TutorABC,今日重磅發表由 TutorABC獨家打造的 ChatAI 1.0。這款新世代的 AI 語音口說 App,旨在透過即時、智慧的口說練習,幫助語言學習者建立流利度與自信心,同時強化專業真人教學的核心地位。 TutorABC發佈ChatAI 1.0:以創新AI重新定義口說練習 ChatAI 是 TutorABC 完整學習生態系的一環,專為輔助學員在真人課程之間自主學習而設計,幫助他們開口說得更多、複習得更快,並從每堂真人老師互動的課程中獲得更高的學習價值。 TutorABC聯合董事長暨執行長楊順銓 (Samuel Yang) 表示:「這是一次重大的躍進。透過即時、自然的語音對話與即時回饋,ChatAI 1.0 運用頂尖的 AI 技術,讓每位學員彷彿都有一位隨身的智慧口說夥伴。它快速、彈性且極為有效,並結合真人老師教學,為語言學習服務樹立了全新標準。」 ChatAI 1.0...

速美國際(Soilbuild International) 越南廣域興安(Vietnam Spectrum HungYen )租賃廠房綜合項目2025年破土奠基,開拓越南新局

越南河內 2025年7月4日 /美通社/ -- 速美國際(Soilbuild International) 在越南蓬勃發展的北部省份正式啟動了占地逾14.45公頃的尖端工業開發項目 -- 廣域興安租賃廠房綜合項目(Spectrum Hung Yen)。在多位大使、政商要員出席的動工儀式上,開發商表明了其對該地區快速擴張的製造業和物流業領域的堅定承諾。 多位政商要員出席奠基儀式 憑藉在新加坡房地產領域近50年的經驗,速美集團(Soilbuild Group)正透過速美國際將其工業專長擴展至全球。廣域興安項目的啟動標誌著這一願景在越南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廣域興安項目以可持續性、功能性和適應性為核心設計理念,是新一代工業園區。其戰略位置鄰近主要高速公路,可優化供應鏈並實現高效的區域配送,滿足當地及國際制造商不斷變化的需求。 快速推進的首期工程  廣域興安項目首期工程將交付占地7422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的即用型廠房。項目法律許可及前期基礎工程已於2024年6月啟動,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度交付。該項目將顯著提升興安省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總投資額為6000萬美元,其中首期投入3400萬美元。 速美國際越南總經理陳孔堯- Ben Ding Khoon Yew先生表示: 「繼廣義義安項目取得成功後,我們很高興在越南開啟新篇章。興安省因其強有力的領導、卓越的基礎設施和親商的投資政策而被我們選中。」 他強調,憑藉堅實的過往業績和日益增長的租戶興趣,速美對越南作為其戰略增長市場充滿信心。 為未來產業量身打造  廣域興安項目距河內僅36公里,位於興安省恩施縣,春竹鄉,興安VTK-清潔工業園區(Clean Industrial Park) CN8.1-6地號. 隨著近期道路和橋樑的升級改造,通勤時間已縮短至一小時以內。 廣域興安項目項目融合了環境可持續性與戰略物流優勢,已吸引了電子、紡織及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濃厚興趣,這些行業在過去一年為該省貢獻了逾20億美元的FDI。 在奠基儀式上,新加坡駐越南大使Jaya Ratnam先生強調: 「廣域興安項目體現了新加坡與越南之間日益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這無疑是對投資者對越南長期潛力信心的有力證明。」 該項目由Soilbuild International開發,融合了綠色建築原則、現代建築風格和精細的項目管理,旨在服務當前製造商及面向未來的全球供應鏈。 作為對可持續發展承諾的印證,速美 近期在2024年越南工業地產論壇(Vietnam Industrial...

林宥嘉新歌〈討罵的〉藏「髒話哏」卻喊:不要說髒話!台灣山林傳說走向世界,八月亞洲接力上檔

【記者陳昱成/綜合報導】林宥嘉最新單曲〈討罵的 直到今天還是不願對你說髒話〉MV與音源已於日前7月2日正式上線,獨特的長歌名再次掀起討論熱潮。他笑說歌名太長,大家記得「討罵的」或「不說髒話」就好。 歌曲描繪一段情感中的壓抑怒火,是他口中「生氣的情歌」。他盼聽眾能藉由歌曲發洩情緒與療傷,也呼籲:「人可以生氣,但不要生氣太久。」歌詞巧妙藏入「討罵的」、「甜美的」、「逃命的」等諧音哏,強調情緒再重也不說髒話的意志。 MV中林宥嘉首度彈鋼琴入鏡,並嘗試戴耳環造型,源於歌迷建議及歌曲氛圍需求,希望給大家驚喜。他期許這首歌成績不輸5月推出的〈怪情歌〉,繼續用音樂陪伴受傷的心。 劉以豪、袁澧林合演的電影《山忌  黃衣小飛俠》上映將屆滿一個月,在暑期好萊塢強檔環伺下票房表現仍是亮眼,全台票房已突破2900萬,預計本周末將邁向3000萬大關!今(4日)再傳捷報,本片入選第29屆加拿大奇幻影展(Fantas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並將角逐NEW FLESH競賽單元的「最佳首部長片獎」(New Flesh Award for Best First Feature)。電影將計於7月26日於加拿大蒙特婁舉行國際首映與觀眾見面,是本片邁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山忌 黃衣小飛俠》海外版權亦持續熱賣,累計售出逾十個地區,目前已確認將於8月8日越南、8月12日泰國、8月21日寮國、8月25日柬埔寨、8月28日馬來西亞、汶萊陸續上映,更多地區也正洽談中。隨著國際曝光度持續升溫,本片也有望將富含神秘色彩的台灣山林傳說推向世界,讓更多海外觀眾看見台灣的文化魅力。 對於此次入選,導演蔡佳穎開心表示:「一部電影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就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很榮幸能在Fantasia影展與世界觀眾分享這段故事,探索每個人心中那段無法放下的困境,期待這個來自台灣山林傳說的電影,能在更多觀眾心中留下屬於自己的感觸。」

台中市深化綠化政策 建設局與種苗業界強化苗木工法交流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公園綠地建設,致力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積極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全面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品質;為響應市府推動政策、強化植栽品質與景觀維護,台中市種苗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志達昨(3)日率公會團隊拜訪市府建設局,由建設局長陳大田接待,公會提出多項最新苗木種植工法,期盼透過雙方交流、密切合作,建立良善的溝通機制,共同打造優質綠地與宜居城市環境。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政府與業界的緊密合作對於推動城市建設與發展至關重要,透過這樣的交流活動,政府能夠更加深入了解業界的需求與挑戰,與業界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促進城市建設水平的提升,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城市生活環境。感謝公會對於台中市景觀工程的支持,並提出歐洲樹藝協會、日本樹木醫生、英國空氣盆技術與台灣實務案例之分享,建設局除定期與公會交流,也將持續觀摩其他縣市優質工程,為公共工程環境帶來建設新藍圖。 台中市種苗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志達表示,感謝建設局對於產業界的重視,暢通公私交流管道,將持續與市府建設團隊互動,並贈送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吉爾曼博士(Dr. Edward F. Gilman)的《修剪圖解指南》中文翻譯版,這本書可以說是業界最全面、最容易理解的樹木修剪參考書,期望能協助台中市景觀工程的發展。 建設局表示,這次台中市種苗公會由理事長率領重要幹部共8人來訪交流,針對國內外綠美化維護管理技術交流互動,建設局也將持續辦理教育訓練、研討會等活動,精進市府同仁及維護廠商相關景觀專業知識,共同為城市環境和民眾福祉努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攜手產業界打造綠意城市 建設局與台中市種苗公會交流植栽新技術

新屋永安國小、國中通學廊道改善竣工 張善政:打造行人友善通學環境

桃園市長張善政4日上午前往新屋區,視察「新屋區永安國小暨永安國中通學廊道改善工程」竣工成果。張市長表示,面對全國關注的「行人地獄」議題,市府秉持不分城鄉、全面到位、保障學童上下學安全的原則,積極改善通學環境,未來將持續推動學校周邊人本環境建設,讓通學學童安全、家長與校方安心。 張善政指出,市府自兩年前啟動「通學廊道改善計畫」,預計改善超過130所學校周邊人行環境,目前已完成82所,其中新屋區已有5校完工、1校規劃中。永安國小、永安國中鄰近車流繁忙的中山西路,學童通行風險高,因此特別納入優先改善項目。此次工程歷時150天,針對人行道鋪面、排水設施及照明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有效提升通學動線之安全性與便利性。 張善政說明,此次工程除遵循標準工法外,更導入創新環保材料,包括以100%再生再利用粒料進行施工,例如以煉鋼產業的副產物轉爐石取代傳統鋪面材料,降低天然資源消耗;人行道則採用焚化再生粒料製作的高壓地磚,提升排水效率與止滑效果;路口處設置雙色溫LED照明,強化通學時段之安全辨識度。 市府養護工程處表示,為提升學區周邊道路的交通安全與行人便利,本次工程涵蓋永安國小與永安國中兩校,改善項目包含152公尺實體人行道重建與479公尺標線行道新增,總工程經費1,690萬元。工程項目包括建立實體人行道、新設避車彎及家長接送區、設置無障礙路緣斜坡道及導盲磚、移除障礙物、提升路口停等空間、建置路口雙色溫路燈等,打造優質人本路網。 養工處進一步說明,此次永安國中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亦為全國首條全段採用再生材料鋪設之道路,鋪面使用全再生瀝青混凝土,將轉爐石、氧化碴與瀝青刨除料作為替代材料,不僅提升道路耐久性,亦有效降低維護成本與碳排放;環保高壓磚更是以焚化爐底渣再生粒料製成,總計去化再生材料21,774公噸,減碳量達93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換算相當於種植4萬6,500棵喬木之碳吸附效益。包括市府工務局長汪在宙、交通局長張新福、養工處長劉軍希、新屋區長鄭詩鈿、永安國中校長古如毓等均一同出席。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