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升糖指數稻米被視為應對亞洲糖尿病危機的有力解決方案

低升糖指數稻米被視為應對亞洲糖尿病危機的有力解決方案

亞洲消費者面臨嚴重的糖尿病風險

在亞洲,由於大量消費高熱量的含糖飲料、超加工食品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增加與血糖負荷有關的主食,消費者面臨嚴重的糖尿病風險,其中亦包括白米。研究顯示,白米的高升糖指數與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因此,將低GI特性融入稻米品種,以開發低GI米作為更健康的飲食解決方案是有必要的。高GI食物消化速度快,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這是糖尿病發展的危險因素。而低GI米消化速度較慢,能使葡萄糖逐漸釋放到血液中,減少血糖波動,對血糖控制有益,這對糖尿病的管理及預防相當重要。

低升糖指數(GI)水稻品種潛力緩解糖尿病

開發低升糖指數(GI)水稻品種,這些品種在平衡健康益處、穀物品質及農業生產力方面具有優勢,並被視為有潛力緩解糖尿病流行的解決方案。研究人員已開始培育低GI及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稻米品種,其利用標誌輔助育種和基因組編輯技術提高抗性澱粉及直鏈澱粉含量。部分國家已開始採用BR-16和IRRI-147等品種(這些品種最初是為氣候韌性而打造,後來發現具有低GI特性)進行研究。然而,這些第一代氣候韌性低GI米品種面臨的挑戰是質地較為堅硬,影響消費者的接受度。為應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在保持低GI特性的同時,平衡米的口感和營養品質。

農業轉型改善亞洲地區的公衛狀況

未來低GI米的普及不僅能改善亞洲地區的公共衛生狀況,還能為農民提供新的經濟機會,進一步推動全球食品系統邁向更健康、永續的方向發展。因此,跨領域的合作及科技創新將是推動低GI米普及的關鍵,未來若能克服現有挑戰,低GI米將發揮重要作用,為遏制糖尿病流行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