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社會局舉辦分區新住民座談會

為深入了解新住民家庭需求與政策溝通,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近日分區舉辦6場次新住民座談會,針對新住民家庭在高雄之法律權益、就業培訓、托育資源、中高齡與生活適應等議題雙向交流,共有百餘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新二代與通譯人員出席,傾聽新住民在高雄生活、就業、教育及文化適應上的真實心聲。

來自越南的范小姐表示:「許多年輕的新住民家庭具托(育)兒需求,建議提供新住民家庭托育資源及親職課程」。來自印尼的阿瑢則關心新住民求職困境,提到曾遭遇因為不會寫履歷的窘境而無法順利求職,期待能有相關的培訓。新二代阿德說,「許多新二代長大進入大專院校,可發揮自身專長與才藝,建議能提供更多舞台」。在路竹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擔任通譯人員的阿鶯也提到,「因應橋頭、路竹等處科學園區發展,高專人才進駐北高雄,預期將增加外語通譯需求」。來自泰國的張先生則提出:「新住民因不諳台灣法律致自身權益受損或不慎違規觸法,期待能協助新住民理解相關法令規定及權益保障」。

幾位新住民婦女則表達因為育兒及家庭照顧而選擇暫離職場,當有機會重返職場時卻因產業趨勢變革、就業市場資訊落差或照顧責任未完全卸除,無法擔任全職工作等因素導致求職受阻。針對新住民就業與職訓需求,社會局也將進一步與勞工局研議開設多元化新住民專班之可行性,幫助新住民提升原有職能或跨領域學習新職能。對於具多語通譯能力的人才需求,亦將研究更有效的支援方式。

70歲的李姐提到自己自中國來台生活30多年,孩子成長離家後感覺失去生活重心,身邊許多同鄉中高齡新住民常會面臨再就業、老年生活安排及長照服務的需求,或因喪偶、缺乏社交網絡、身體機能衰退等原因,影響身心健康。蔡局長鼓勵中高齡新住民投入公共與社會參與,建立親友支持網絡,並指示各區新住民中心及社區服務據點持續辦理中高齡新住民支持方案,針對中高齡新住民及其家庭成員加入長照資源宣導,協助新住民妥善安排老年生活,強化中老年階段之身心適應。

社會局長蔡宛芬表示,高雄市新住民人口數達6萬餘人,社會局依各區域地理環境、家庭結構、區域資源規劃個別化的友善措施,另一方面,因應新住民基本法立法後擴大新住民定義,為持續完善新住民家庭服務,透過雙向對談傾聽新住民家庭的需求與期待,如鼓勵新住民家庭運用彈性學習機制參與教育進修或技職培訓、開設生活法律課程幫助新住民了解在台生活權益與法令、增加偏鄉地區親子課程及活動等。另一方面,社會局也看見新二代文化與國際視野的優勢,將持續透過培力方案,支持其文化展能與職涯發展。此次系列活動獲新住民熱情回應,也表達感受到政府對新住民的關心與尊重,社會局將整合與會者意見,持續提供更貼近新住民的施政措施與服務方案,打造友善移居的幸福城市。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