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原專班成果展:以設計共生實踐文化永續與社會關懷。(圖/原專班提供)
(記者鄭康玉報導)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簡稱原專班)於2025年5月28日上午10時,假該校維澈樓一樓聯合行政服務中心展區舉行113學年度全學年級學習成果展開幕式,展覽主題為「設計共生:創意與環境的永續連結」。此次展覽呈現學生在核心課程中的學習成果,涵蓋超過十門課程,作品形式多元,從圖像、模型、裝置藝術到文化創意產品,充分展現學生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創造性詮釋。
此次成果展不僅是年度教學與創作的總結,更彰顯原專班師生如何以設計回應文化永續、環境議題與社會關懷的實踐精神,體現設計教育的深層價值。
活動獲得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的經費補助與支持,並邀請到眾多貴賓蒞臨現場共襄盛舉。校內出席嘉賓包括學務處、教務處等行政單位主管,設計學院趙家麟院長、陳歷渝副院長,以及前院長陳其澎教授等,展現校方對原專班教學推展的高度重視。校外來賓陣容亦極為堅強,包括桃園市議員王仙蓮、立法委員鄭天財、伍麗華與盧縣一之國會特助代表、新竹縣田寮國小王賢校長、桃園市立羅浮國中瑪紹主任、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李慧慧科長,以及來自都市原住民教會、民間機構、文化協會與原鄉部落的耆老代表等。
圖:適逢中原大學70週年校慶,原專班全體師生與貴賓獻唱生日快樂歌。(圖/原專班提供)
多位與會校外長官與貴賓在參觀展覽後,對原專班學生的作品成果表達高度肯定。他們指出,這些作品不僅展現青年學子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刻關照與設計創新能力,更見證中原大學在推動文化永續教育上的努力與成就。許多貴賓也當場給予師生熱烈鼓勵,認為這樣的成果實屬難得,對原住民族教育具有示範性意義。這些正面回饋,讓在場的學生與教師倍感欣慰與鼓舞,深受激勵,也更加堅定原專班持續推動文化與設計融合教學的方向。
活動當日,適逢今年中原大學70週年校慶,原專班全體師生與貴賓亦齊聲獻唱生日快樂歌,共同為中原大學送上祝福,見證學校在文化創新與社會責任實踐上的歷史性時刻。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表示,當前大學原住民學生普遍面臨實作經驗不足的挑戰,導致雖具備學科知識,卻難以與職場接軌。為縮短學用落差、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專班積極導入實務導向課程設計與產學合作機制,強化學生的技術力與實作能力,協助原住民青年突破低薪就業困境。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自設立以來,持續致力於融合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與設計教育實踐,透過創新課程與實地學習,打造跨領域整合的學習環境。專班開設多門結合原民美學、社會設計、永續發展的課程,並推動「部落學習空間設計」專題,讓學生參與部落空間改善與文化創意轉譯計畫,深化文化理解與實務應用能力。
此外,原專班亦設置「信實基地」為實作教學場域,並與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原住民族委員會「大專校院原住民族知識研究及教學活動計畫」等共同合作,促進學生參與移地教學、社區服務與跨校協作。信實基地融合部落建築語彙與實地教學機能,不僅為學生提供創作與展示空間,也成為文化傳承與設計共創的實踐平台。
圖:113學年度全學年級學習成果展開幕式大合照。(圖/原專班提供)
這套以實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充分回應教育部推動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與「原住民族跨領域專業人才培育計畫」,並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4項「優質教育」、第8項「良好就業與經濟成長」、第10項「減少不平等」、第11項「永續城鄉發展」等重要價值。透過設計專班的深耕與創新,看見唯有結合文化認同與專業能力,才能真正實現原住民族高等教育的自信、自主與自立之道。
邀請關心原住民教育、文化設計與永續發展的各界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與族人朋友們蒞臨參觀此次展覽,見證原專班學子如何以創意設計承載文化使命、連結社會、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