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螢幕助民眾熱區輕鬆找車位 台中擴大建置智慧停車導引面板

報新聞/中部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在繁忙的都會區尋找停車位,常是用路人的一大挑戰。為提供台灣民眾更優質、更順暢的交通服務,告別停車夢魘!提升停車效率,讓台中城市的交通運行更加智慧與順暢,有效解決在台中市區尋找停車位的痛點,提升台中市區停車的便利性;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停車管理,於台中市七期、逢甲、Lalaport、草悟道…等車潮熱絡的商圈及景點周邊,擴大建置先進的停車動態資訊導引面板(CMS),總數已達36處。考量台中市熱區車流瞬息萬變,新設面板特別採用長197公分、寬69公分的放大尺寸,清晰顯示公有路外停車場及周邊路邊車格的即時空位資訊,讓駕駛人一眼掌握停車動態,快速導引至可用車位,大幅節省尋找時間,並有效疏導停車需求。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市政府自2023年起即著手規劃建置停車導引面板系統,首階段已設置18處提供路外停車場資訊,並持續優化系統功能,獲得台灣民眾好評。今年再新增18處,台中市面板數量倍增至36處。這些導引面板不僅揭露路外停車場的剩餘格位、導引方向與距離,更進一步整合了路邊地磁停車格資訊。透過介接數據,面板能精準顯示哪些路段尚有路邊停車位,讓台灣民眾可根據自身目的地與需求,靈活選擇停放於鄰近的路邊或路外停車場,停車決策更為便利。

葉局長舉例說明,智慧停車導引面板能清楚呈現如「三井北館距離約700公尺,尚餘852個車格」及「距離1,200公尺的復興路邊停車格,目前滿位」….等即時資訊。為確保駕駛人在短暫行駛中,也能迅速判讀面板內容,台中市政府今年新增的18處面板,在經過人流車潮評估後,特別將尺寸從原先的128公分長、51.2公分寬,大幅放大為197公分長、69公分寬。這種「巨型」面板設計,顯著提升資訊的可視性,搭配簡潔明瞭的呈現方式,讓駕駛人得以瞬間理解周邊停車狀況,快速做出最佳選擇。

台中市交通局進一步指出,這些智慧導引面板的佈建策略經過縝密規劃,採用「攔截圈」概念,將面板設置於停車熱區的外圍,旨在用路人進入最容易壅塞的核心區域前,即能提前獲取停車資訊,進而導引車輛分流至周邊其他尚有空位的停車場。此策略能有效疏解熱門商圈的停車壓力,強化停車管理效能,並紓緩因尋找車位造成的道路壅塞問題。此外,面板採用共桿附掛方式設置,減少了額外的公共設施桿件,有助於維護台中市容景觀,提供台灣民眾更優質、更順暢的交通服務。

台中市交通局強調,台中市政府在推動停車管理智慧化上持續不遺餘力。除了要求公有路外停車場業者必須導入智慧化系統,包含在席尋車、車牌辨識(AVI)、多元支付及剩餘車位即時揭露等功能外,亦積極於路邊停車格建置地磁、AVI等智慧感測設備,並將這些完整的車格動態資訊,即時介接至「台中交通網APP」及擴大建置的停車動態資訊導引系統。透過多平台整合,確保民眾無論是透過手機查詢,或是在現場依循導引面板指示,都能輕鬆、精準地掌握周邊停車空位資訊,大幅提升停車效率,讓台中城市的交通運行更加智慧與順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