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編輯部
基隆市政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與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基隆分事務所攜手舉辦「114年度基隆市在地連結・全球視野:兒少前瞻服務研討會」, 今(11)日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適逢基隆兒少處成立滿一週年,研討會聚焦在人工智慧應用、服務倫理挑戰,以及氣候變遷下的社會轉型等兒少前瞻議題,吸引近百位來自公私部門的兒少工作領域專業人士與會。
研討會開場,由兒少處林麗蟬處長進行主題演講,林處長指出基隆市於113年7月1日成立全臺首創的「兒童及少年事務處」,將分散在各處局的兒少業務統籌整合,顯示基隆在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挑戰下,對兒少福祉的重視與創新。林處長表示,基隆總人口約36萬餘人,其中0至18歲的兒少人口約4萬5仟多人(佔11.6%),儘管兒少人口比例相對有限,但城市發展的未來與希望,在於這群孩子的成長之中。
林麗蟬處長指出,兒少處肩負兒少福利、權利保障、設施規劃與家庭支持等重任,這一年來,為打造「安全、友善、包容、有愛」的成長環境,她帶領同仁用心規劃從日托到夜托、從定托到臨托,構築24小時不打烊的托育環境,並結合免費到宅的育兒指導服務,讓新手爸媽充實育兒知能之際也能適時喘息;此外,因應基隆氣侯,積極發展從一區一室內兒童遊戲樂園到室外的水樂園,並進行青少年中心修繕工程,以提供兒少充足的遊戲空間;也藉由公私協力,佈建小衛星據點與照顧安置資源等社安網服務方案,支持脆弱家庭兒少在身心、家庭、教育與社會等面向均衡發展;亦相當重視兒少表意權,積極培力在地兒少代表倡議,以培育基隆自信、有韌性、具全球視野的下一代。
本次活動由基隆家扶中心用心規劃,期望透過跨領域觀點拓展實務視野。黄詩文主任表示,本次特別邀請勞動部秘書處處長丁玉珍博士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羅凱凌副經理擔任講者,希望從科技應用與永續發展兩大面向切入,帶領與會者理解未來服務的挑戰與應變策略。AI與氣候變遷不只是科技或環境議題,也深刻影響家庭與兒少日常。面對快速變遷與資源落差擴大的社會,需要回到服務初衷,重新思考如何建構更具彈性與前瞻性的服務,為兒少打造穩固、溫暖的成長環境。
研討會亦安排綜合座談交流,促進跨領域對話。與會者表示,研討內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啟發,林麗蟬處長表示,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兒少議題研討與培力活動,深化兒少服務與各領域的連結互動,建構友善、安全與包容的兒少有愛城市,為下一代打造幸福永續的成長環境。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